姚卫群:早期佛教理论体系的构建和特色..姚卫群
摘 要:释迦牟尼在创建佛教时的最初论证理论是“四谛”说,提出的理论要点是诸行无常、诸法无我、涅槃寂灭、缘起、中道等说。戒、定、慧三部分是佛教教义.....》查看详情
- [2020-10-28]姚卫群:早期佛教理论体系的构建和特色
- [2020-03-18] 张雪松:汉传佛教活动地点的种类与精细化治理
- [2020-02-19] 光泉:唐宋佛教文化的“世俗化”与“文人化”
- [2020-01-17] 龚隽:从《华严经》到《圆觉经》:唐代华严教学中的经典转移
- [2019-12-31]陈昱昊: 百年来中国净土宗研究述评
- [2019-09-25]再论印光大师「十念记数」的形成过程及其运用方式
- [2019-09-25]陈庆英:在“三系佛教修学高端对话研讨会”上的发言(代序)
- [2019-05-30] 冯焕珍:对现代中国佛学研究的反省
- [2019-05-20] 佛教如何从一个地方信仰成为世界宗教?
- [2019-04-25]陈兵:佛教苦乐观(一)——“诸受皆苦”
- [2019-04-21]陈兵 :佛教对“爱”的看法(七)——慈悲与法爱
- [2019-04-12]陈兵:佛教对“爱”的看法(六)——贪爱的超越与转化
- [2019-04-05] 陈兵:佛教对“爱”的看法(五)——爱的正面作用
- [2019-03-25]陈兵:佛教对“爱”的看法(四)——贪爱的特性与恶果
- [2019-03-25]陈兵:佛教对“爱”的看法(三)——贪爱生起的因缘
- [2019-03-25]陈兵:佛教对“爱”的看法(二)——贪爱相种种
- [2019-03-25] 陈兵:佛教对“爱”的看法(一)——爱的名义与种类
- [2019-03-19]尹邦志:龙树经论阐释的特点——以中道思想为视角
- [2019-03-04]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人
- [2019-02-21]孙健:金瓶掣签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
- [2019-02-13]太虚大师:论密教
- [2019-02-13]入静有七个层次,大部分人只能达到第三层次!
- [2019-02-08]王红:佛教年画的艺术特色
- [2019-01-31]元音老人开示六字大明咒修持
- [2019-01-28]陈兵:诸乘修证次第